专栏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70%是由眼睛来完成的。但眼睛如此重要,得到的“关怀”却很少。眼睛是一个很脆弱的部位,中国人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中国城市地区的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达到67%;●白内障患病人群达2.5亿至2.8亿,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高发,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估计达到2100万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患者人数已达3000多万;●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被称为“不治之症”。眼睛的保质期只有40年,一旦超过40岁,眼睛就会以不可逆转之势开始衰老,这时也更容易被各种眼科疾病盯上。若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在不知觉中酿成大问题。尤其是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病,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致盲原因。于卫东医生,出生于医学世家,国际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加拿大华人中医师。1983 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3-1985 年,任山东滨州医学院附院住院医师;1986-1990 年,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最重要的中医研究机构)担任助理研究员;1991 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93-1996 年,在美国加州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和研究工作;1997 年,定居温哥华,创立天泉中医眼科研究院,并在 1999 年收治了第一位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于卫东医生先后在中国...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22
在吃这件事上,中国人与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趁热吃”。汤一定要喝滚烫出炉的,才觉得够鲜美;茶一定要品开水新沏的,才觉得有茶香;菜一定要吃刚炒出锅的,才觉得够美味;不管吃什么东西,长辈嘴里总有一句:“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可是趁热吃真的好吗?趁热吃真的会吃出食管癌相信有不少人吃东西时都有被烫到的经历?有的人是因为“脑子一时短路”,有的人是因为粗心大意,而有的人是因为嘴馋等不及......把嘴巴烫破皮,把口腔烫得长溃疡还不算惨的,最让人害怕的莫过于烫到了食道,日积月累下催生出食管癌。病从口入,谋杀中国人寿命的前6大癌症,有三个是“吃”出来的。除大家熟知的胃癌、结直肠癌外,食管癌也是中国人中招的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死亡病例为30.1万例,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53.7%和55.35%。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食管为什么那么脆弱?食管就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滑滑梯”,全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蠕动传送到胃里。食管表面覆盖着光滑的黏膜层,这层黏膜和口腔黏膜不同,它非常娇嫩但又不敏感。食管能耐受50℃-60℃的高温,可一旦超过65℃,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食道的不敏感导致很多人继续吃着烫食,黏膜细胞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损伤-修复”,反复刺激会造成...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8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指挥全身各系统及器官的正常运转。但你可能不知道,肠道也有自己独立的神经系统,它的某些功能几乎可与大脑媲美。有研究显示,肠道与大脑关系密切,甚至很多脑病的发生都与肠道有关。那么肠道是如何影响大脑的?哪些脑病跟肠道有关呢?01肠道与大脑间有条“高速公路”由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尼克·斯宾塞教授等人进行的新研究,从神经学角度详细阐述了胃肠消化系统是如何影响大脑的,其原理被称为“脑肠互动理论”。他们发现,人的肠壁布满一种特殊神经元,其靠近脊髓,可直达大脑,肠道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与大脑进行交流的。肠道和大脑的交流其实是多方位的,涉及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负责传递信息的主要是五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等双方共通的神经递质或激素。连接两者的这条“高速公路”被称为“肠脑轴”,可双向协调、相互制约。比如,帕金森病患者在若干年前就可能有便秘、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人在压力大时,则会出现胃痛、消化功能紊乱。024种脑病要查消化道临床中,很多看起来是脑部问题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胃肠镜等消化系统检查,其原因就是脑肠之间的相互影响。胃肠道可能引发的脑部相关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脑血管病肠道菌群紊乱后,其代谢产物变化就会经肠脑轴传至大脑。如果引起的是脂质代谢紊乱,日积月累可致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2.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2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日常体温好像很难达到37℃了?没错,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37℃的人体体温,已然成为了历史。据研究显示,自19世纪以来,成年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年人的体温已经下降了0.4℃,如今人体的体温由1851年的37℃降到了现在的36.6℃。那么这种变化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哪些影响呢?01体温降低免疫力也会随之降低科学研究发现,体温每上升1℃,基础代谢会提高13%。体温过低,就可能意味着你的代谢系统不太灵。血液和循环系统是体温维持的重要组织,我们人体有着约60兆个细胞,血液的任务就是向这60万亿个细胞输送它们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而血液中的白细胞,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清除入侵人体的细菌和病毒,是我们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在体温高时,血液的流速也会加快,白细胞就能更加迅速的发现体内的异常,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把病原体早早的清除。相反,体温下降则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血液的流速就会放缓,白细胞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的白细胞,就会显得慢慢悠悠的,很难在第一时间里发现体内的异物,即使发现了异物,发出信号并召集来的其他同伴白细胞也是同样慢慢悠悠的赶到现场,这就给予了病毒可乘之机,也使得机体本身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从而引发疾病。02体温降低或许让癌症离我们更近事实上,作为免疫系统的主力军,白细胞的作用不仅仅是抵御外部病毒和细...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