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蒂兰网群
新闻动态 News
专栏
当今社会,肿瘤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之一。据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在众多恶性肿瘤中,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高度恶性、极为凶险,被称为“癌中之王”,令许多人谈之色变。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近期,国际顶级期刊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种新型免疫疗法TCR-T疗法引起轰动!一种新型的“活”的免疫疗法,将162亿个免疫细胞输入体内后,成功缩小了一名患有胰腺癌的女性的肿瘤,病灶消失达72%,研究人员认为它有可能使数百万人受益。全新改造的TCR-T疗法挑战“癌王”!这项研究之所以在医学界引起轰动,是因为大约90%的胰腺癌存在KRAS突变,其中最常见的亚型就是KRAS G12D,占到了41%!而针对这一具有特异性靶点的庞大患者群体,目前没有任何靶向药物获批。而现在,研究人员专门研发了靶向KRAS G12D的TCR-T疗法,将给胰腺癌患者带来治愈的新希望。简单来说,TCR-T疗法需要从患者身上获取T细胞进行改造,让T细胞表达能够有效识别肿瘤细胞的TCR(T cell receptor,T细胞抗原受体)使其能够靶向特定的癌症抗原的疗法。这种新型的疗法可以允许医生为每个患者的肿瘤和不同类型的T细胞选择最合适的靶点进行工程改造,使治疗个体化,并为患者提供更大的缓解希望。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20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总是“扑通、扑通、扑通”有规律的正常运作,支撑起我们的生命活动。但是你有关注过自己的心跳快慢吗?有一种流传的说法“心跳越快,寿命越短”,真的是这样吗?01心脏总是砰砰乱跳可不是心动信号人的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动25亿~30亿次,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是规律的。只有按照合适的节律跳动,心脏才能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位。一旦心脏跳动乱了节拍,人体的供血受到影响,会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心跳有个安全范围正常成年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60~100次,平均为75次/分钟。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心率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的心跳偏快,小于 3 岁的儿童心率多在每分钟 100 次以上;女性较男性的心率也会偏快一些,老年人心率较慢。当心脏跳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如变快、变慢或停顿等,医学上便称之为“心律失常”。“心率失常时,人会有什么感觉?轻度的心律失常,大多数人可能会突然感到心慌或心跳加快,出现疲劳、憋闷、气急、胸痛、眩晕等情况。而重度心律失常的人,则可能会发生黑曚、晕厥、抽搐,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甚至猝死。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约1/4是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在我国,据中国心源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计,每年心源性猝死事件达54.4万例,其中80%以上由恶性心律失常引起。02心跳快慢与寿命...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77
春夏交替之际,是胃肠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等的高发期。如果您经常腹泻、腹胀、便秘;经常感到疲惫,做事提不起精神;经常感冒生病、口腔溃疡;伤口的愈合能力差……就该注意你的免疫力是否下降了!而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力依赖它发挥作用。因此,若是免疫力下降,多半是肠道出了问题。那我们该如何养护肠道,辅助提高免疫力呢?01不同人群存在不同的肠道问题国人肠道健康问题堪忧,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更是会面临不同的肠道问题:“年轻人此类人群容易出现便秘、腹泻、肠炎、肠息肉、肠易激综合征等问题。主要与以下生活习惯有关:①生冷、辛辣不忌口;②经常熬夜加班,压力大;③经常出差旅行,容易水土不服。“老年人此类人群容易出现便秘、腹泻、腹胀、腹痛、肠炎、肠息肉、肠梗阻、肠癌等问题。而这主要是因为年龄的增大,肠道本身也会退化:①肠道的消化能力下降;②肠道免疫力下降;③肠道中有益菌数量下降,菌群失衡;④长期服用药物,而药物会破坏免疫力较弱的人群的肠道微生物。“儿童儿童的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肠壁薄、粘膜脆弱,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主要依靠奶制品和简单的辅食提供营养。因此胃肠道的主要微生物种类较少,抵抗性弱,容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因而感染性腹泻(细菌引起)和换季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生率都很高。02肠道菌群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肠道相当于人体健康的基石,其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身体素质。...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5
肠道健康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有调查发现,肠道内某些有益菌群的数量和人的寿命息息相关。不夸张地说,肠道好、消化好的人,往往寿命要更长。然而在保护肠道健康方面,不少人还存在一定误解。有这样3种肠道,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需要大家多加小心。这3种肠道最危险1. “干净肠”有些人认为肠道必须完全排空,才能不积累毒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肠道里不可能一点内容物都没有,为了清空肠道而吃刺激性的泻药,短则半年就可能导致肠道壁细胞增生,出现肠道息肉,甚至发展成癌症。2. “节俭肠”很多人怕食物浪费,剩菜剩饭一放好几天也不舍得扔掉,食用过多可能诱发肠道疾病。毕竟冰箱不是保险箱,冰箱里的细菌数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成百上千倍地增长。冰箱里保存的食物在低温的状态下,细菌的分解可能会慢一些,但细菌还是活的,若从冰箱里取出食物直接吃,就可能影响肠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即便是放在-18℃到-20℃的温度下,仍然有一些细菌会生长。所以剩饭尽量不要放置超过24小时。3. “养生肠”有些人为了养护身体,没病也吃药,还吃很多补药。或者听信没有依据和来源的消息,自我诊断,凭感觉调配药方。这些不当行为很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可能扰乱肠道菌群平衡,引发慢性疾病,增加癌变几率。想要养护好肠道,定期体检必不可少。一般建议40岁后开始做肠镜检查,如果有家族史,适当提早检查时间。4个信号提示肠道疾病1便秘...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6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热线电话: 400-808-195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葆蒂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