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害怕波动和不确定性,他们喜欢平静稳定的环境,认为波动和不确定性会带来伤害。
第二种人,既不害怕也不欢迎不确定性,他们觉得波动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
第三种人,欢迎波动和不确定性,他们认为波动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这三种人中,究竟哪一种人最脆弱?
显然是第一种人,因为他们害怕的东西正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常态——经常出现的波动和不确定性;而他们喜欢的东西却永远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 因为平静稳定的外部环境不是由他们说了算的。
什么样的人是“脆弱”的?
类型一:特别害怕犯错的人
中国有句古话:“多说多错”。
我遇到过不少害怕犯错、害怕失败的人。他们常常是这样说的:
“我还是不说了吧,省得别人反对。”
“能不多做就不多做,省得出错。”
这么一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看起来确都很平稳。
但与此同时,他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也就到头了,之后,他就会长久地停留在那个级别的心智水平上。
可外面的世界却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挑战也与日俱增。
按照真实世界的发展,未来某一天,他肯定还会遇到不得不亲自出面处理的事。这时,他那十分局限、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的能力和心智水平就会给他带来比以前严重许多的错误、失败、甚至灾难。
因为逃避并不等于不存在;不犯错也不等于你就完美;你不会的东西依然还是不会。
类型二:不愿接受变化的人
有那么一些人,不论公司世事如何变迁,老板如何更迭,他都依然不动,甚至升职加薪。
后来,我逐渐明白了此中道理:既然变化是必然会发生的,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思考“如何从变化中获得持续的自我成长?”,而不是每一次都选择回避。
假如,你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成长机会而离职,或是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天赋愿景与当下工作不匹配而离职,那都算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假如你仅仅是因为忍受不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而离职,那你就缺少了“反脆弱”的能力。
如果你总是偏好“肯定正确”的事,你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但其实,就算是迈克尔乔丹,在他成为篮球之神前,也曾有过非常多的错误和失败。但他接受自己的失败。
在他最喜欢的一则耐克广告中,他说:“我有超过9000次投篮没有命中。曾经输掉约300场比赛。有26次,人们相信我会投出决胜的一球,但是我没有。”
错误代表的正是一种波动,而波动会给我们传递非常重要的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学到与之前不一样的东西,对自己产生与之前不一样的认知,从而变得更加强大,这样一来,“反脆弱性”就再一次被提高了。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你需要在自己的企业中创建一个可以包容失败并不以失败为耻的组织架构。
比如:
在Facebook,他们鼓励所有的员工都尊奉三个信条:
动作要快而且还要打破条条框框。
如果你没什么可担心的,那么你又会如何去做?
把人放在事情的核心位置。
前面两条的设计目的是允许员工失败,并给予员工承担风险的自由。而第三条则是整个社交网络的核心。
这三条合并在一起构成了Facebook的企业哲学,这一哲学也是Facebook从一个学生宿舍里的项目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具创造力的企业的背后推动力。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悖论:当你不断去寻求秩序的时候,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
而当你开始拥抱生命的波动与不确定性的时候,你反而能够把握秩序、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