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蒂兰网群
新闻动态 News

阿里巴巴合伙人闻佳:创新的根源是文化

日期: 2019-01-11
浏览次数: 87
分享到:

阿里巴巴合伙人闻佳:创新的根源是文化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副总裁闻佳参加“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论坛,并就创新议题分享了一系列的思考。



阿里巴巴合伙人闻佳:创新的根源是文化


1

创新一直存在


创新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概念。从使用火、使用工具,到后来有文字符号,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且这个创新的过程越来越快。因为从时代角度来讲,上千年的农耕社会,上百年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才几十年,创新已经超过所有历史创新的总和。


为什么创新会越来越快?

    

主要是环境的变化。现在有了创新的基础设施,有了创新的生态环境。当环境越来越好,创新也会越来越好。


现在有很多人说要去模仿硅谷,我认为这个其实是很难的。硅谷在几十年里培养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非常良好的生态,如果从现在开始只是说圈一个地、给一点政策,就想去把创新做起来,这个可能性是没有的。

    

说到以色列,它不是一个大国,但一定是个强国。


我今年去了两次以色列,我们现在是为了发展而创新,以色列是为了生存而创新,不创新就等死的意志倒逼以色列做了大量创新和改变。


全世界最好的菜篮子是在以色列,欧洲整个一半水果和蔬菜是以色列提供,它有全世界最好的滴灌技术。以色列现在差不多一万个人中有140个工程师,这可能是全世界第一的。最近去的时候我又听说以色列的研发投入占GDP4.2%,也是全世界第一。


我们也去了以色列国防部,以色列规定所有年轻人到18岁都要去部队。以色列部队变成整个创新的孵化器,因为所有的年轻人都在那里,而他们客户、用户、技术、资金、需求都在那里,有了所有创新需要的条件,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2

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


创新核心还是意识问题。这个意识里面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很多人有一个误区是为创新为创新,而从阿里巴巴的经验来看,创新是真正要去解决问题的。


当年我们做云计算就是一个案例,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现在做得不错,但是,我们也是被倒逼要去做云计算。2008年,我们的王坚博士来到阿里巴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阿里的客户越多,阿里巴巴亏的就越多。最后逼的没办法,我们一定要做自主可控的云计算。


其实双十一就是巨大的倒逼机制。2135亿元的成交额,这个背后是什么?双十一的第一秒有上亿人进来,双十一当天有28亿次的攻击,这个逼的我们只能自己建一套自己的技术和攻防系统把自己完善起来,才能够解决碰到的问题。


3

创新需要循序渐进


回顾一下阿里的成长之路,我们最早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进出口问题最做了B2B,然后发觉C的需求也很旺盛,做了淘宝。


后来发现没有信用体系,没有人愿意给电商交易,当时找不到任何合作方,只能自己做支付宝,等支付宝出来以后没多久,发现中国老百姓的需求升级了,所以有了天猫。


然后又发现交易到那么大体量,物流体验却很差,就有了菜鸟,然后我们又发现有那么大量的商业计算,缺一个真正的计算平台,我们才有了云计算。

    

所以整个是一环套一环。同时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创新不太可能超越到特别未来,就是说,如果今天把三百年之后的技术拿来今天用,是不可能的。


4

创新的根源是文化


除了意识以外,创新很重要的是文化,文化就是告诉你,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给大家举的案例就是做小贷公司,最早的时候是无抵押贷款做的非常好,我们业务同学就说想把这个业务要规模化,最快最方便的规模化是什么?就是把一百万的贷款改成放五百万,把口子放松,量一下就会起来了。


拿这个跟马总汇报,马总说的话到今天我们都记得,他说你的客户到底是谁?如果今天你是要服务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需要五百万贷款!所以我们最后定下来是说,我们的小贷公司只放两百万以下的贷款。所以当你确定客户文化告诉你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时候,你才知道你们要的创新是什么。


5

文化的背后是组织


有了文化,接下来核心问题是组织,要把创新实践出来,需要一个非常大的组织去支持。而这个组织需要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我想阿里巴巴也许是全世界最会折腾的公司,在阿里巴巴我们叫做拥抱变化。在阿里体系里如果没有换三个部门,你都不好意思晋升。

    

这个变化是非常自然的,阿里人都已经接受。在2012年的时候,那会儿说要报新增招聘,所有业务总裁说需要近9000人,最后马总拍板说,我们的业务还要保持持续的增长,但是整个公司只能净增两百人。那一年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业绩翻了一番,但是人数净减四百人。当组织把人数控制住的时候,才能倒逼业务创新、流程创新,因为要把业务做成,没有创新是没有办法完成的。我们一直说应该是3个人拿4个人工资干5个人的活。

    

阿里巴巴创新路上有很多失败,但我们有一种精神叫永不放弃,所以在来往失败的经验上又发展出了钉钉,它现在已经有超过一个亿的用户。


今天失败,投资人照样投你下一个新的项目,在那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失败的经验,以最低成本创业,以最低成本失败,这就是为什么硅谷到今天还是难以超越的原因。


以上分享了我们的感受,不管意识也好,文化也好,组织也好,对失败的包容也好,核心是要发展整个创新的环境。希望跟各界的企业家和专家,共同进一步讨论,如何打造真正良好的创业环境,让我们中国的创新能够发展的更好,谢谢大家!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5 - 04 - 30
呵护隐秘之美Cherish the beauty of secrecy我们精心护理面部每一寸肌肤,却常常忽略身体最娇嫩、最需要呵护的私密花园。它不仅是健康的晴雨表,更是女性生命力与自信的源泉。私密健康,不仅关乎舒适与自信,更是整体健康的重要一环。艾闺蜜让隐秘的私语花园,以最舒适的姿态绽放……
2025 - 04 - 25
在生命的漫长画卷上,爱自己,是最动人的笔触。20岁的热烈,30岁的从容,40岁的智慧,50岁的优雅,60岁的丰盈……时间从不是敌人,而是让“她”更美的见证者。而爱自己,是贯穿一生的必修课。
2025 - 04 - 22
在繁忙的生活里你是否曾停下脚步认真聆听身体的声音?我们习惯了对他人温柔却常常忽略了自己——那些隐秘的敏感、细微的变化、偶尔的不适都被悄悄藏进“重要”的角落但真正的独立与强大不是忽视自己而是学会与身体坦诚对话从懂得悦己开始守护那份隐秘之美
2025 - 04 - 14
詹姆斯·克利尔在《原子习惯》中说:“你每天进步1%,一年后你会比现在强37倍。” 这个数字并非夸张,而是复利效应的真实体现。就像滚雪球一样,起初只是微小的改变,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它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终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01 成长,从不起眼的改变开始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决定每天早起,但三天后就放弃。计划每天读书,结果一周后书还是崭新如初。发誓要健身,可一个月后连健身房的门朝哪开都忘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半途而废?詹姆斯·克利尔在《原子习惯》中给出了答案:目标太大,行动太小——我们总想“一下子变强”,却忽略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才是关键。缺乏即时反馈——大脑喜欢短期奖励,而习惯的回报往往需要时间。环境的影响——如果你的周围充满干扰,坚持就会变得异常艰难。真正的改变,不是靠意志力硬撑,而是靠系统化的习惯养成。02 成功不...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热线电话: 400-808-195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葆蒂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