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May.我们迎来了一个“没有方向的时代”。一方面,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明确指针;另一方面,人们又面临许多过去未曾遇到过的问题:社会趋向于少子高龄化、地球环境不断恶化等。同时我们看到,人们的价值观本身也陷入了混乱之中。“人为什么要工作?”“劳动究竟为了什么?”现在很多人已经丧失了对工作目标和意义的正确认识。在今天的年轻人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在滋长,那就是不喜欢工作,厌恶劳动,而且还尽可能地逃避工作的责任。还有许多人热衷于股票买卖,憧憬于“轻轻松松发大财”。很多人创办风险企业,也只是想通过上市一攫千金,然后年纪轻轻就脱离工作、享受生活。01我们为什么而工作?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食粮。诚然,这种观点没有错。但我们拼命工作,难道仅仅为了吃饭这一个目的吗?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的僧人经历长期严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却隐藏着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巨大力量。工作的意义正在于此。 我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听过一位修建神社的木匠师傅的话,很受感动。他说:树木里宿着生命。工作时必须倾听这生命发出的呼声——在使用千年树龄的木料时,我们工作的精湛必须经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验。这种动人心魄的语言,只有终身努力、埋头工作的人才说得出来。他已经70多岁,只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9
浏览次数:46
09.May.过去两个月,全球十大富豪财富蒸发1.4万亿人民币。全球百强企业家财富损失2.6万亿,相当于每人每天损失4亿多人民币。很多富豪财富大幅缩水的情况下,有个创业者的财富逆势爆发:他是袁征,近两月来,财富达到565亿人民币,增幅77%,增幅名列全球第一。4月7日,袁征首次登榜《福布斯2020全球亿万富豪榜》,位列第293位。袁征是谁?多人视频会议软件公司 Zoom 的创始人。疫情期间,Zoom 股价逆势大涨,日活用户从去年12月份的1000万人激增到3亿人,增长整整30倍。新增的用户中,有1.9亿都是免费用户。因为自国内疫情爆发后,Zoom就决定对所有新注册的中国用户免费。随后美国疫情爆发,Zoom也对美国各大教育和医疗机构敞开了免费的大门。不仅免费,Zoom 还取消了40分钟的时间限制,在教育领域大受欢迎。同时,还增加了一些社交app的功能,抓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Zoom 一跃登上苹果商店免费app第一名,成为视频会议软件的当红炸子鸡,一骑绝尘。Zoom 估值也一路逆市暴涨。4月28日,其市值逼近440亿美元,是一年前上市时的近3倍。Zoom 背后的创始人兼CEO袁征,也被拉到台前,在商界C位闪耀出道。有人可能说,也就是他幸运,做的产品刚好遇到了疫情下的需求,抓住了大机会,所以爆发了。01爱琢磨,还不怕折腾1994年,袁征参加工作被派到日本学习,意外听到一场比尔·...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9
浏览次数:18
07.May.当比尔·盖茨(Bill Gates)第一次见到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时,盖茨的父亲,让他们分享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盖茨和巴菲特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专注(Focus)”。当我告诉人们,沃伦·巴菲特遵循5小时规则,把80%的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时,他们的反应都是可以预见的:“他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是沃伦·巴菲特,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我永远达不到那一步,也做不到那样。”虽然这种反应可能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但肯定不会让他们变得更聪明。因为事实是:巴菲特从小学开始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拥有更多的钱或管理一家大公司,并不能给你更多的空闲时间。空闲的时间,从来不是默默出现的。除非退休,否则人们不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相反,空闲时间是一种策略的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01杀死繁忙的工作巴菲特从它的日程表上划掉了几乎所有CEO必须完成的任务:他从不与分析师交谈(据巴菲特估计,一个典型的CEO有20%的时间会花在与华尔街分析师的交谈上)。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不参加行业活动。他几乎整个职业生涯都住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一个纽约市外的地方。他几乎不像典型的CEO那样参加任何内部会议。首先,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现在,你就把你的目标写下来。接下来,他让他选出前5个。到目前为止...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7
浏览次数:5
很多人都知道「树立明确的目标」是取得进步的根本,但对于如何做好这件事,大多数人其实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想了解这个误区,不妨看看巴菲特和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员Mike Flint之间的一个小故事:Mike Flint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仍在事业上有着更多追求。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Flint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来。于是,Flint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1. 如何让自己的目标变少非常重要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最可怕的状态是什么?是「什么都能做」,「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这意味着你没有具体的目标,并且什么都不愿舍弃,最后一定就会什么都做不好。脱离这种状态,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比如,滴滴早期找到了「五分钟内叫到出租车」的这么一个封闭式的目标,就意味着,它一开始不需要去开拓专车或快车,不需要优化用户乘坐出租车的体验(比如培训司机,在车内放上水、纸巾或者杂志),而只需要围绕着如何覆盖更多的车,以及优化匹配算法来执行。这样整个公司的目标是极明确的。2. 专注非常重要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
发布时间:
2019
-
06
-
06
浏览次数: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