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蒂兰网群
新闻动态 News
专栏
「吃」这件小事,对很多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痛并快乐着:食欲来了,吃东西时幸福又满足,但吃多了又会后悔,然后第二天继续循环重复……食欲太好,总是忍不住吃太多,可能不是你的自制力太差,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可能是因为肠道里的细菌,让你对食物“下手”。01肠道细菌可以与大脑“对话”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此前的研究证实,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能独立于大脑进行感知、接收信号,并作出反应,使人产生愉快或不适感觉。最近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法国的科学家团队证明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肠道细菌与大脑之间发生了直接对话,神经元可以直接感知细菌,并相应地调整食欲和体温控制。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核苷酸寡聚结构域(NOD2)受体上,它可以帮助免疫系统识别被称为胞壁肽的细菌细胞壁片段。先前已经确定NOD2受体的基因变异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情绪障碍有关。Supplementary data研究人员最初观察到小鼠的NOD2受体由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表达,特别是在下丘脑区域。下丘脑管理着诸如体温、生殖、饥饿和口渴等重要功能。在神经元中缺乏NOD2表达的老年雌性小鼠,比正常小鼠吃得更多,体重增加得更多。研究人员解释,肠道、血液和大脑中的胞壁肽被认为是细菌增殖的标志物。如果没有NOD2受体,这些神经元就不再受到胞壁肽的抑制。因此,大脑失去了对食物摄入和体温的...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4
三餐不固定,饥一顿饱一顿;家中饭菜不爱吃,喜欢外食或者点外卖;熬夜到凌晨,吃个夜宵……这些场景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的熟悉?也正是这些常见的生活习惯,无形之中让胃炎患者激增,并呈年轻化趋势!不少人觉得胃炎是良性的,又非常普遍,随便吃点药应付,甚至不管不顾都行。但你可知,从胃炎发展到胃癌,其实只需要四步……从胃炎到胃癌,仅需四步一旦有了胃病,不加控制,则大概会经历如下过程:慢性浅表层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早期胃癌。仅仅四步就能发展成胃癌,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可长可短,关键只在于你!1黏膜炎症不除,胃炎会逐渐加重正常人体的胃外层都有一道保护防线——胃粘膜。而胃黏膜从内到外分四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层。健康的胃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可能会逐渐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此时炎症只累及和食物密切接触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但随着炎症时间的推移和程度的加深,逐渐波及固有层,腺体逐渐萎缩,就会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时不仅会增加粘膜破裂出血、引发感染的风险,还会伴随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腹胀、食欲减退、打嗝等症状,人也容易变得消瘦,吃一点就饱。不过,单纯的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2反复炎症,可发展成肠化生胃粘膜上皮受到反复炎症和不良因素的刺激,可导致胃粘膜上皮部分细胞逐渐转化成肠型黏膜上皮细胞,此时会...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4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持续性低落,严重者还伴有思维迟钝、行为迟滞,以及各种躯体化症状。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 2030 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然而,抑郁症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却一直是个“谜”。有研究通过对 6000 多名受试者的基因构成和肠道微生物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特征与抑郁症相关,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则与基因有关。那么肠道中的细菌究竟是如何“左右”我们的情绪的?01人其实是一个“行走的菌群”众所周知,人并非生活在一个无菌环境中,我们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都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科学家曾经对人体内的微生物数量进行估算,一个“标准人”(20~30 岁,身高 170 cm,体重 70 kg)身上的细菌数量约为3.9×10^13,约为其本身细胞总数的 1.3 倍。也就是说,人不单单是一个人,还是行走的菌群。我们的消化道与外界相通,从胎儿经过产道时起,伴随着婴儿的呼吸和进食,细菌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消化道,在里面“定居”,并伴随人的终生。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者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02肠道菌群为何会致人抑郁● 一种观点认为,肠道坏菌群会触发微生物脂多糖...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8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热线电话: 400-808-195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葆蒂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