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这件事上,中国人与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趁热吃”。
汤一定要喝滚烫出炉的,才觉得够鲜美;
茶一定要品开水新沏的,才觉得有茶香;
菜一定要吃刚炒出锅的,才觉得够美味;
不管吃什么东西,长辈嘴里总有一句:“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可是趁热吃真的好吗?
相信有不少人吃东西时都有被烫到的经历?有的人是因为“脑子一时短路”,有的人是因为粗心大意,而有的人是因为嘴馋等不及......
把嘴巴烫破皮,把口腔烫得长溃疡还不算惨的,最让人害怕的莫过于烫到了食道,日积月累下催生出食管癌。
病从口入,谋杀中国人寿命的前6大癌症,有三个是“吃”出来的。除大家熟知的胃癌、结直肠癌外,食管癌也是中国人中招的重灾区。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死亡病例为30.1万例,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53.7%和55.35%。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食管就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滑滑梯”,全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蠕动传送到胃里。
食管表面覆盖着光滑的黏膜层,这层黏膜和口腔黏膜不同,它非常娇嫩但又不敏感。
食管能耐受50℃-60℃的高温,可一旦超过65℃,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
食道的不敏感导致很多人继续吃着烫食,黏膜细胞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损伤-修复”,反复刺激会造成病理性增生,进而诱发食管癌。
早在2016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了“致癌物”。而在2022年,《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高温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癌的一种)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了热激活温度为54℃。
也就是说,54℃以上的热饮热食就能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和转移。
烟雾中含有大量焦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烃类反应生成的烷类和烷氧自由基,可直接攻击食管细胞的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造成细胞损伤,引起癌变。
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高度白酒,更易诱发食管癌。因为酒精度数比较高,通过食管的时候会猛烈地刺激,产生烧灼,引起细胞的变性。
腌制食品里面富含硝酸盐,通过一定的腌制时间,会转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此外,腌制食品里还含有胺类,和亚硝酸盐结合后又会产生亚硝铵,同样是致癌物,可以损伤食管。
晚上吃过多的食物,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会让食物在胃内储存时间过长,从而导致腹压增加,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长期反流到食管里,会刺激食管的上皮细胞,催生食管癌。
食管癌滋生的时候,常伴随一些症状,只不过很多时候大家把它和咽炎混淆在一起,没有当回事。
需要提醒的是,早期食管癌治愈率是非常高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但晚期食管癌,5年生存率不到10%,因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尤其重要了。
如果发现自己吃东西时感觉吞咽困难、有异物感、胸骨疼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