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喝的每一口水、吃的每一口饭都会经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进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能量。
而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在众多消化系统肿瘤中,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
提起它,大家可能会联想到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苹果公司的CEO乔布斯、香港著名影星沈殿霞等名人。即便他们能得到最全面有效的治疗,但依然无法幸免!足见胰腺癌的威力有多大。
日本每年约3万人患胰腺癌,且呈患者人数每年递增的趋势。其中,胰腺癌多发于50~70岁人群,无性别差异,但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
在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并不高,仅排在常见肿瘤发病率的第六、七位,但其死亡率却位居首位。
胰腺癌发生于在消化食物和调节血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胰脏上。
胰腺有2个主要功能,一是分泌含消化酶的胰液,用以帮助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外分泌);二是制造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内分泌)。
导管细胞癌约占胰腺癌的90%,胰脏的腺泡细胞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后与胆管合流,最后流入十二指肠。成年人的胰管直径约1mm,一旦发生肿瘤胰管就开始扩张。
胰脏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胰腺癌的3/4发生与胰头。在胰头,胆管将协助分解脂肪的胆汁经肝脏输送到十二指肠。胰管内发生的肿瘤扩散后胆管会变狭窄,眼球皮肤变黄,即所谓的“黄疸”。
分泌调节血糖胰岛素的细胞聚集成块,形成胰岛,胰岛呈点状分布在胰脏中。胰腺癌中的神经内分泌瘤就发生于此处,约占胰腺癌发病总数的2~3%,从幼儿到老人无年龄差别。
1、位置隐藏深
胰腺是一个长条形的腺体,位于胃后方、脊柱的前方,可以说是隐藏最深的消化器官。
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早期症状,如上腹饱胀、隐痛、胀痛不适等,没有什么特异性。
因此常常会被当成普通的“胃病”或“消化不良”而延误治疗,导致确诊胰腺癌时,大部分患者已处于晚期,预后极差。
2、容易转移
胰腺不像肝脏、肾脏、脾脏等其他器官,它质地软、没有明显的包膜,外周仅有脂肪包裹。因此,胰腺癌极易侵袭周边组织和出现远处转移。
3、手术切除难度大
手术切除依旧是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关键一环,但胰腺周围的重要血管很多,肿瘤一旦侵犯了这些血管就意味着手术切除率的大幅度降低。
这些血管还为胰腺癌远处转移提供了多条途径,而转移则意味着失去手术机会。
4、化疗不敏感
在显微镜下,胰腺癌组织中,间质成分占比大,它们像一个个堡垒,将胰腺癌细胞圈在其中,阻挡了化疗药物的进入,使得胰腺癌普遍对化疗不敏感。
不难看出,胰腺癌不仅恶性程度高,还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多关注自已身体发出的一些“信号”。
在我国,满足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认为存在胰腺癌患病风险:
1、年龄超过40岁且出现非特异性腹部症状
2、胰腺癌家族史
3、新发糖尿病,尤其是60岁以上患有非典型糖尿病或快速发展的胰岛素抵抗,且无家族史或肥胖症
4、慢性胰腺炎,特别是伴有癌前病变
5、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6、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7、良性疾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尤其是切除术后20年
8、有吸烟史、饮酒史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同时,定期体检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胰腺癌至关重要。
具有一定胰腺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是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如发现两者升高,则需及时就诊。在医院,诊断胰腺癌并不难,大多数情况下进行腹部超声、腹部增强CT检查即可确诊。
目前,明确的胰腺癌易感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吸烟。有研究表明,吸烟能使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70%, 而且吸烟的时间愈长危险性愈大。但是如果吸烟者能停止吸烟就可将这个数字减少30% !
作为“癌中之王”、“幕后杀手”,胰腺癌的治疗进展可谓步履维艰,近年来诸如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术后5年生存率逐年攀升。
但时至今日,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7%,更不用说还有大量患者确诊时就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因此,只有注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才能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只有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