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你守护,肠享健康,重塑消化系统健康态!5月20日,2023年长三角度假医疗绿色健康高峰论坛顺利召开。论坛以“消化系统与健康”为主题,从临床实践出发,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分析了当前消化道系统疾病的热点与难点,开启消化系统健康之门,悦见绿色健康幸福生活。
论坛嘉宾:
■美地港医疗集团副总裁陈毅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邱冬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陈建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片红
■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体检科、感染科主任李杨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特聘教授魏群利
消化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消化系统作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在日常的机体运转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常运作的消化系统,是人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关键。而失衡的消化系统,会急速消耗人体能量,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已经升至第三,占人口总数10%-20%,其中我国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每10个人至少有1-2个人中招。呵护好消化系统,肠健康才能常健康。所以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让消化系统的机能得到有效发挥,对整个身体健康很重要。
肠胃不好是不少现代人的通病,不消化,吸收差,营养不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片红从消化系统健康与营养的角度分享到:“胃肠道有疾病的人,往往表现为体重偏轻、消瘦等情况,传统上会让这些消瘦的病人少量多餐,但实际上多餐不少量对于病人的身体恢复更加有利,建议在一日三餐原有进食量不减的基础上,在两餐之间来加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军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一发现就是晚期,针对消化道肿瘤的早发现早预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军从胃癌的四大发病高危人群角度分享到:“胃癌的四大的发病高危人群分别是:第一,长期吸烟和重度饮酒的人群;第二,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第三、有潜在的癌性病变患者,比如有胃溃疡、胃炎病史;第四,偏好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的人群。”
目前在临床上涌现了不少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新技术,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建军从临床实践分享到:“近几年随着内镜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胃癌的手术已经进入一个微创化的时代,对于一个早中期胃癌,完全可以用内镜治疗。”
吃饭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胃肠溃疡成了很多人的通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邱冬妮从胃溃疡恶变信号的角度分享到:“溃疡直径比较大;病例切片提示不典型增生或萎缩;有胃癌家族史;反反复复复发的胃溃疡,都需要警惕癌变的可能。”
关注消化道健康重视体检,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体检科、感染科主任李杨从消化道体检角度分享到:“消化系统体检项目首先是血液的检查,其次胃肠镜、低位肠镜也应该列入消化道重点体检项目。”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新加坡国立大学特聘教授魏群利
脾胃虚弱,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新加坡国立大学特聘教授魏群利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分享到:“不管是中西医,对消化系统的重视程度都相当高,我们要借助大健康的管理模式,从整个消化系统全面调理,以达到消化系统的平衡状态。”
人体80%的免疫系统都位于消化道上,在消化道中,有一个由上百亿微生物组成的肠道微生物。这些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共同维持人体肠道健康,与此同时也肩负着保证人体整体健康的重任。做好消化道疾病的早预防、早干预是关键。呵护好消化系统,才能重塑生命健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