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蒂兰网群
新闻动态 News
专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检查出胃息肉,不少人担心它与肿瘤相关,其实有种胃息肉一般不会得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的存在是一件“好事”。01胃里长这种息肉是“好事”胃底腺息肉是所有胃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并以胃底和胃体处最多见。临床上胃底腺息肉分为两种:● 综合征型胃底腺息肉,见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卓-艾综合征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疾病;●散发型胃底腺息肉,这类息肉最为常见。目前研究普遍认为,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会增加胃底腺息肉的发生,停用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值得庆幸的是,发现胃底腺息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它的存在往往提示身体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国际公认的I类致癌物,可引起溃疡、胃炎、胃癌等多种疾病。国外有医生在研究了10万人的胃镜检查后发现,检出胃底腺息肉的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低于0.1%;而没有检出胃底腺息肉的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可达13%!同时,发现胃底腺息肉者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02胃里长这2种息肉要警惕胃息肉确实有发展为胃癌的风险,但风险有大有小,不可一概而论。具体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和病理类型进行判断。1增生性息肉多位于胃窦部及胃体下部,癌变率较低,仅0.3%~0.6%。尽管癌变可能性小,如果直径大于1厘米,最好手术切除。2腺瘤性胃息...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4
一谈起中风,我们通常都会想到脑中风,却几乎很少有人了解过,我们的肠道也会“中风”。肠中风虽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风险系数却很高,在发病6小时后没有进行治疗,就会逐渐发展为肠坏死,其致死率高达90%以上!那么无缘无故的,肠道为什么会中风呢?01什么是肠中风?我们先来了解中风是什么。所谓的“中风”,就是指人身上某个部位的血管出血或者堵塞从而造成的缺血。在实际情况中,中风不仅仅会发生在心脑血管中,还可以发生在心脏、眼睛、肠子等人体的其他部位,这是由于溢血或者栓塞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发生在眼睛上是“眼中风”,而如果表现在肠道中就是“肠中风”。“肠中风”也就是缺血性结肠炎,也就是说肠子的血液供应不充足了,就会坏死。这与动脉硬化所引发的“脑梗死”的发病原理相同,二者的血栓都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进而致使血液流通不畅、肠道供血急剧减少,最终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坏死或者出血。肠中风一般发病很突然,进展迅速,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缺血性休克、腹膜炎等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就有可能引起肠壁梗死甚至肠穿孔,在这一情况下,死亡率高达60%。02肠中风有哪些症状?“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腹痛和便血。当肠中风发生时,患者会感到腹部急性绞痛,就好像肠子被人紧紧抓住,用力扭转绞动一样,而且是一阵一阵的疼痛,并排出血红色的粪便。肠中风初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到了晚期则会有不完全性肠梗...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4
「吃」这件小事,对很多想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是痛并快乐着:食欲来了,吃东西时幸福又满足,但吃多了又会后悔,然后第二天继续循环重复……食欲太好,总是忍不住吃太多,可能不是你的自制力太差,最近发表的研究表明,可能是因为肠道里的细菌,让你对食物“下手”。01肠道细菌可以与大脑“对话”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此前的研究证实,肠道内的神经系统能独立于大脑进行感知、接收信号,并作出反应,使人产生愉快或不适感觉。最近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法国的科学家团队证明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肠道细菌与大脑之间发生了直接对话,神经元可以直接感知细菌,并相应地调整食欲和体温控制。研究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核苷酸寡聚结构域(NOD2)受体上,它可以帮助免疫系统识别被称为胞壁肽的细菌细胞壁片段。先前已经确定NOD2受体的基因变异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和情绪障碍有关。Supplementary data研究人员最初观察到小鼠的NOD2受体由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表达,特别是在下丘脑区域。下丘脑管理着诸如体温、生殖、饥饿和口渴等重要功能。在神经元中缺乏NOD2表达的老年雌性小鼠,比正常小鼠吃得更多,体重增加得更多。研究人员解释,肠道、血液和大脑中的胞壁肽被认为是细菌增殖的标志物。如果没有NOD2受体,这些神经元就不再受到胞壁肽的抑制。因此,大脑失去了对食物摄入和体温的...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4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热线电话: 400-808-195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葆蒂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