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蒂兰网群
新闻动态 News
专栏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持续性低落,严重者还伴有思维迟钝、行为迟滞,以及各种躯体化症状。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 2030 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第一位的疾病。然而,抑郁症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却一直是个“谜”。有研究通过对 6000 多名受试者的基因构成和肠道微生物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特征与抑郁症相关,其背后的传导机制则与基因有关。那么肠道中的细菌究竟是如何“左右”我们的情绪的?01人其实是一个“行走的菌群”众所周知,人并非生活在一个无菌环境中,我们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都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科学家曾经对人体内的微生物数量进行估算,一个“标准人”(20~30 岁,身高 170 cm,体重 70 kg)身上的细菌数量约为3.9×10^13,约为其本身细胞总数的 1.3 倍。也就是说,人不单单是一个人,还是行走的菌群。我们的消化道与外界相通,从胎儿经过产道时起,伴随着婴儿的呼吸和进食,细菌就开始进入我们的消化道,在里面“定居”,并伴随人的终生。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者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的变化有关。02肠道菌群为何会致人抑郁● 一种观点认为,肠道坏菌群会触发微生物脂多糖...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8
俗话说,人怕老来病。五十岁前人找病,五十岁后病找人。转眼间,80、90 后们年纪也不轻了,而我们的父母也逐渐步入天命和花甲之年。我们父母这一辈,年轻时不顾健康地艰苦奋斗,到如今生活好了,不少却也留下了病根。这个时候尤其要注意身体上一些异常的信号,虽然无法完全避免疾病的产生,但至少要把大病重病扼杀在萌芽阶段。有一种疾病,50 岁后非常高发,但实际上「潜伏期」长达 10 年以上,想要早发现一点都不难,它就是结直肠癌。肠癌:全球第二大杀手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全国第三,排在肺癌和胃癌之后。而到了 2020 年,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胃癌,排名第二了。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死亡率也高居第二,仅次于肺癌。同时,该份数据也显示,2020 年国内男性中,结直肠癌死亡率仅排名第五,而女性中结直肠癌死亡率排名第二,和全球水平一致。 从肠息肉发展为肠癌,大约需要约 5~10 年时间。因此,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它、切除它。肠道对于人体健康有哪些重要意义?大家对于肠道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肠道与营养状态的关系上,如排便、肠道消化功能等。其实,肠道不仅仅是一个消化系统,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系统,特别是免疫系统。近年来,学界和公众逐渐聚焦于肠道与多种疾病、人体各系统的关系上,如肠道菌群和心理的关系。学者普遍认为,如果日常生活中注重肠道健...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6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70%是由眼睛来完成的。但眼睛如此重要,得到的“关怀”却很少。眼睛是一个很脆弱的部位,中国人眼科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中国城市地区的青少年中,近视患病率达到67%;●白内障患病人群达2.5亿至2.8亿,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高发,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患者估计达到2100万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24.7%~37.5%,患者人数已达3000多万;●视网膜色素变性(简称RP),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被称为“不治之症”。眼睛的保质期只有40年,一旦超过40岁,眼睛就会以不可逆转之势开始衰老,这时也更容易被各种眼科疾病盯上。若没有及时处理,就会在不知觉中酿成大问题。尤其是白内障、青光眼等常见眼病,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致盲原因。于卫东医生,出生于医学世家,国际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加拿大华人中医师。1983 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983-1985 年,任山东滨州医学院附院住院医师;1986-1990 年,在位于北京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最重要的中医研究机构)担任助理研究员;1991 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93-1996 年,在美国加州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和研究工作;1997 年,定居温哥华,创立天泉中医眼科研究院,并在 1999 年收治了第一位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于卫东医生先后在中国...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22
在吃这件事上,中国人与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趁热吃”。汤一定要喝滚烫出炉的,才觉得够鲜美;茶一定要品开水新沏的,才觉得有茶香;菜一定要吃刚炒出锅的,才觉得够美味;不管吃什么东西,长辈嘴里总有一句:“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可是趁热吃真的好吗?趁热吃真的会吃出食管癌相信有不少人吃东西时都有被烫到的经历?有的人是因为“脑子一时短路”,有的人是因为粗心大意,而有的人是因为嘴馋等不及......把嘴巴烫破皮,把口腔烫得长溃疡还不算惨的,最让人害怕的莫过于烫到了食道,日积月累下催生出食管癌。病从口入,谋杀中国人寿命的前6大癌症,有三个是“吃”出来的。除大家熟知的胃癌、结直肠癌外,食管癌也是中国人中招的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死亡病例为30.1万例,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与死亡的53.7%和55.35%。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食管为什么那么脆弱?食管就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滑滑梯”,全长约25厘米,直径约2厘米,主要功能是配合吞咽动作将食物从口腔蠕动传送到胃里。食管表面覆盖着光滑的黏膜层,这层黏膜和口腔黏膜不同,它非常娇嫩但又不敏感。食管能耐受50℃-60℃的高温,可一旦超过65℃,食道黏膜就容易发生破损、溃烂等机械损伤。食道的不敏感导致很多人继续吃着烫食,黏膜细胞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损伤-修复-损伤-修复”,反复刺激会造成...
发布时间: 2023 - 05 - 29
浏览次数:18
地址:中国·深圳·宝安中心区·宝源路F518时尚创意园15栋3层
热线电话: 400-808-1953
传真:+86 0755-2788 8009
邮编:330520
葆蒂兰(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